木黑网 > 杂谈 > 正文

​天下为公最早谁提出的 为什么孙中山一直以“天下为公”思想为国努力志向

2023-12-22 22:05 来源:木黑网 点击:

天下为公最早谁提出的 为什么孙中山一直以“天下为公”思想为国努力志向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我国著名和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驱开拓者,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改造中国。也为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他的兄弟赴茂宜岛垦荒、经营牧场和商店后,家境才稍有好转。在1875年的时候孙中山接受了传统教育。后来受到太平军反清的故事勾起了他对革命的热爱,并且投身于了民主革命中。

他的一生中,投身于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等诸多事件,以”天下为公“为已任。在1942年的时候,孙中山主持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议中,通过了新的党纲、党章,并且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三大革命的“三民主义”政策。

孙中山对”天下为公“的思路来源

天下为公这个词是出自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关于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孙中山自己在广州时对湘军的演说中说到:“提倡人民的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就是要平等的。”

孙中山中年时期像

这个思想当时在中国革命时期受到许多革命党人的指导,也一直被孙中山先生一生作为革命事业的指导思想,在为实现“天下为公”而努力奋斗。孙中山巴中国商人、工人、农民的平等思想、西方各国的民主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融合在一起,赋予了”天下为公“符合当时国情的发展思路理念。

按照孙中山的想法,以后国家的主人将会是全体人民,国家大事的决策权在人民,幸福生活的主动权也在广大的劳动人民手中。要使全体人民过上幸福平等的生活,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减少,不会出现富人欺负穷人的事情,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天下”。

为此,孙中山努力为了实现自己天下为公的理想,提出了“三民主义”政策,来实践”天下为公“为实现劳动人民的平等。孙中山致力中国革命事业四十余年,不仅是嘴上提出,自己也用行动实践着”天下为公“的指导思路。在他任职期间,颁布了一系列对人民的利好政策,比如保障人权、民族平等、农工商联合、禁止人口买卖等等致力”天下为公“正确指导。

孙中山的先进事迹特别的多,其中有一些事迹特别有意思?

孙中山和宋庆龄在日本东京

中国伟大的国父孙中山,相信每一位中华儿女都熟悉他的名字。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为中国的早期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在革命道路中有哪些有趣的事迹呢?

在百年的革命道路中,孙中山为了劳动人民从封建帝国主义的压力下解放出来,先后进行了无数次的革命斗争。在此基础上表现出了他的事迹来。孙中山在小的时候就深受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萌发了对革命的热情。曾经在1894年的时候,曾上书给李鸿章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可惜遭到李鸿章的拒绝,于是他来到了檀香山,带领并组织了兴中会,在这个组织中他提出了发展革命的口号以及政治政纲。在1905年的时期,由孙中山组织在日本成立和领导的具有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并且更加明确了革命政纲。这个组织在我国推翻封建帝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在后期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从此后,领导漫长又曲折的民主革命,历经4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他积极带领人民群众探索正理,追求革命的进步。革命时期,他以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率先提出了“三民主义”政策。为此这个就是孙中山的伟大事迹之一。

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

孙中山的家里有一个哥哥孙德彰,和一个姐姐孙妙茜和一个妹妹孙秋绮。今天我们要提到的是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孙中山的姐姐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在苏教版第五册的小学课本中入选了的一篇课文《孙中山破陋习》。课文中提到孙中山从小就很喜欢自己的姐姐,孙中山有一次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给姐姐裹小脚,看到姐姐一副十分痛苦,眼泪直流,为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孙中山。于是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后,第一个废除的陋习就是裹小脚。

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因丈夫病逝,膝下无子,晚年孙妙茜家境十分贫寒,于是在1928年以后就住在了孙中山故居。她住进了孙中山故居之后,一直悉心保护着孙中山家里的那些文物,连孙中山睡过的床都不让别人碰,一直默默的守护着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在日本

孙中山的为人如何?

关于孙中山的为人如何?从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所以看事情的角度也会不同,所以之后得出来的结论也会不一样。

传统意义上讲,孙中山肯定是个不错的人。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之后又建立了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一生都在为民主革命事业斗争。连最后临死前都留下了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作为国民党三民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遗志

晚年的孙中山还致力于促进革命统一战线。三民主义思想,促成了第一次的国共合作的基础。他在领导革命的时候,注重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在国民政府的那段日子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称赞工人与农民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

孙中山一手促成了国共的合作,如果孙中山不死,可能国共根本不会有内战,而且甚至可能与德国结盟,免受战争之殃。孙中山死后,国民党的高层分裂,整个党内不团结。而且国共两党内斗的开始决裂,当中国损失了许多优秀精英。

孙中山纪念馆建在哪里?

孙中山一生忙于革命,在他生命垂危的关键时刻,仍念念不忘拯救中国、拯救民众。在他去世后,为了纪念他,建造了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台北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是叫藏经阁楼。后这座纪念馆为中山陵园中,著名的建筑师设计为最具有纪念性的建筑之一。改建成了著名的孙中山纪念馆。

来过孙中山纪念馆的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映入眼帘的孙中山全身铜像。据说这尊铜像高就有2.9米,其重量达一吨多。造型是以当时孙中山向民众发表演说的姿势。另外,这尊铜像是由孙中山生前的好友所赠送的。

在1986年的时候,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举办了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史迹及著作的展览。在这次的展览会上,孙中山先生的亲属以及很多的海内外知士前来参观。也是在1987年5月7日的这一天,这座藏经楼正是改名为”孙中山纪念馆”。于1989年5月30日,该馆正式对外开放。

孙中山纪念馆不仅作为整个陵园中的一个景点,也是一个用来对外交流的窗口。自孙中山纪念馆对外开放以来,国家的许多领导人都曾来到这里进行参观指导。

孙中山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