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黑网 > 杂谈 > 正文

​34年红七军团政委乐少华,对粟裕说:你懂什么战术?队伍我说了算

2023-12-09 17:34 来源:木黑网 点击:

34年红七军团政委乐少华,对粟裕说:你懂什么战术?队伍我说了算

文|烟云

编辑|文史评鉴编辑组

1955年,新中国举行的解放军海、陆、空三军首次立功大授衔仪式上,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粟裕同志,积功被授衔为开国第一大将。

粟裕在3年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华中、山东、河南、徐州、江南等地纵横驰骋,率领华东三野相继打出了莱芜、孟良崮、莱芜、豫东、兖州、济南、淮海、渡江,和京沪杭等战役战斗大捷。

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解放了华东和华南的半壁江山,功勋赫赫堪比开国元帅,但因为资历稍有欠缺,所以才被授予开国第一大将。

但因为粟裕身负元帅战功,所以也被称之为“无冕元帅”和元帅之下的第一将。

图 | 开国大将粟裕

可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巨大贡献,让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等党中央首长赞不绝口的开国大将。

却在1934年时,被红七军团的政委乐少华讽刺“不懂军事战术”,还差点治了他一个“违抗军令”的罪名,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期内容鉴哥就圈个有用历史,解密粟裕,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红七军团的政委乐少华同志,会说粟裕不懂军事,不懂战术呢?粟裕又为何差一点背上“违抗军令”的罪名呢?

图 | 粟裕年轻照片

红七军团整编改组为北上抗日先遣队

时间回溯到1934年的7月5号上午,这一天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出征的重要日子,责任重大,根据党中央的指示:

红七军团6000余人,此次要经过福建,北上到闽浙皖赣边区,与方志敏同志领导的红十军完成会师,然后整编成立红十军团,希望以此来打破蒋介石反动派强加给红军的封锁制裁。

红七军团临行前,时任中央局书记、红军总政委和中革军委副主席的周总理,专程赶到军团部驻地,为红七军团先遣队送行。

周总理红着眼眶与七军团的高层首长一一握手话别,当走到军团参谋长粟裕的面前时,周总理突然停住了脚步,一双威严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粟裕的脸,欲言又止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图 | 周总理年轻照片

这一刻,周总理想到了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粟裕被叶挺同志送到自己身边当警卫班长的时候,他才19岁,为人聪明又机灵,有眼力见儿,很会来事。

但行为举止却总带着属于年轻人的几分骄狂稚气,没想到这才六七年过去,就变得这么沉稳,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军团参谋长,前途不可限量,好啊,果然不是池中之物。

粟裕看着周总理通红湿润,充满信赖、支持和鼓励,同时还夹带着一丝长辈的不舍和伤感的眼神,心中一动,也知道此行路途遥远,艰难险阻。

粟裕的军事天赋和战略大局观已经基本养成,对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前途并不看好,基本上败局已定,届时党中央革命苏区又该何去何从呢?

图 | 粟裕年轻时照片

虽然心里担心,但粟裕的脸上却不动声色,表现得非常平静。粟裕没有上过正规的军校,但他的老师是毛主席,是朱老总,是周总理,是首长们教会了他带兵打仗,所以粟裕早已下定决心:

任何时候都绝对不能辜负首长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盼,更不能对不起养育自己成才的革命根据地。

突然,粟裕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他就像在南昌起义时一样,尊称周总理为:周部长。周总理点了点头:你有什么情况,现在可以畅所欲言。

陈毅同志伤得很重,现在还没治好……粟裕神情严肃地说道:还有肖劲光同志……

图 | 粟裕年轻时照片

周总理连连点头,出声宽慰道:粟裕同志,你就放心率部离开吧,你说的我知道,也记得了。但你千万注意,一定要带好队伍,一定要完成党中央的任务,这很重要。

周总理直接打断了粟裕的话头,并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放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办法总比困难多。粟裕感激涕零地点了点头,在原地立正敬了一个军礼后,他就归队了。

当天深夜,红七军团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和参谋长粟裕的带领下,离开瑞金中央苏区,正式启程踏上了北上抗日先遣的道路。

图 | 周总理留胡子的照片

全军团合共6000余人,整编为3个主力师,携带各类枪支1300余支,因为红军初建,物资匮乏,所以第七军团大多数人只背着大刀和梭镖,一应作战武器装备,都要到战场上缴获。

而且全军携带的物资就多达500担,其中有一多半都是我军印发的宣传资料。

所以当这支身着破衣烂衫,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部队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时,谁都不愿意相信这竟然会是红军的抗日远征主力部队,也不相信他们能打胜仗。

不过尽管红七军团兵员稀疏,武器装备也非常落后,但却凭借坚定意志连战连捷,并于1934年7月底取得闽江大捷,顺利进入了江西与福建的交汇地区。

图 | 红七军团改编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

而正当寻淮洲和粟裕打算一鼓作气,率率部按照党中央既定方针路线,途径古田和庆元等地,北上攻打浙江以西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了中央军委全新的作战指示

要求第七军团马上改变路线,向东攻打福州。

红七军团无奈,只好调转枪口,攻打闽江北岸的水口镇,这是国军重点布防的军事重地,与福州近在咫尺。

面对突然神兵天降的红军,福建省主席陈仪大惊失色,连忙向蒋介石通电告急,并指示福州警备司令王敬久马上集结兵力,向福州进发。

图 | 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

与此同时,收到电报的蒋介石也怒火中烧,立即调兵遣将:命令国军第49师、60师和78师火速增援福州。

另外,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第一精锐旅,乘坐军舰返回岷江固防,蒋介石依然不解气,电告驻防泉州、延平和永安地区的罗振东、卫立煌和卢兴邦部,全员主动,直插福州。

对红七军团形成围追堵截之势,插翅难逃,必须将其全歼于福州城外。

图 | 蒋介石

粟裕,你懂得什么军事?这支队伍我说了算

而就在此时,红七军团设在水口镇的指挥部内,也爆发了一场剧烈的争吵,军团长寻淮洲坚持己见:我们应该即刻北上抗日,不能冒险兵进福州。

参谋长粟裕也随声附和,说话如春风化雨,不疾不徐,但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进攻福州,战术太过盲目,而且与一开始北上抗日的战略大局不符,甚至可以说背道而驰。

可粟裕的话音刚落,军团政委乐少华就突然变了脸色,破口大骂道:粟裕,你懂得什么军事?懂什么战略战术?不进福州,你胆子大啊,竟敢公然违抗中央军委的命令。

粟裕脸色难看,但却依然恪守原则,寸步不让:红七军团是北上抗日先遣队,是党中央和军委临行前当面交授的任务,我们要面对现实。

图 | 粟裕将军

福州是国军势力辐射中心,红七军团根本不是对手,我们必须对战士们负责。政治部主任刘英也适时插话,明确表示支持寻淮州和粟裕的意见:

乐政委,我们没有大型攻坚战斗的物质基础和能力啊,全军将士也没有这种思想准备,不能让战士们白白送死,这是严重的不负责任。

这时,乐少华忍无可忍,突然蛮横无理地拍桌子,大吼大叫:都别说了,烦不烦?这支队伍现在是我当家做主,你们胆子大敢反对我,那就是在反对政委制度。

图 | 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刘英

一直以来,“党指挥枪”都是我军贯彻落实的作战指挥原则,尤其是到了1930年,全军开始实施《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以后,政治委员的地位在军中的地位被无限抬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拥有一票否决权,甚至在涉及军事战役战斗时,政委拥有最后的拍板决策权,可以对军事带队主官下达的命令进行修改和否决。

图 | 《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

中央代表曾洪易同志虽然长得又矮又瘦,平时话不多,眼眉低垂就跟睡不醒似的,但只要睁开双眼,却是目露凶光,震人心魄。

所以,曾洪易在得到乐少华的暗中受益后,就开始在房间里指手画脚的来回走动,双目怒睁,紧紧的盯着粟裕:

粟裕同志,你几次三番发言,都是在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一次次夸大敌人的实力,什么城高墙固,什么工事坚固,什么海陆空三军协同,什么敌人已经有援军赶来,你这就怕了?

胆怯了?你还是第七军团的参谋长,难道不知道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吗?曾洪易越说越来劲:现在却一门心思只想反对党中央确定的政委制度,你的思想不对,这么下去是很危险的。

图 | 中央代表曾洪易

好了,不要再啰嗦了。乐少华见粟裕吃了瘪,高兴地说道:现在开始举手表决。

因为粟裕和刘英并不是军政委员会成员,所以并没有投票的权力,寻淮洲独木难支,最终,进攻福州的决策,就以2:1获得了通过。

图 | 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

中央代表曾洪易叛逃,投降蒋介石

当天下午,日落西山。国军出动数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在水口镇上空,对红七军团驻地进行无休无止的狂轰滥炸。

正在部署进攻福州作战方案的曾洪易,被吓坏了,居然脸色发青,嘴唇也开始颤抖起来。粟裕眼疾手快地拉了他一把:党代表,赶紧离开,出去隐蔽啊。

没想到曾洪易竟然已经被吓得无法行走,粟裕只好随手招过一名通讯员,让他背上曾洪易拔腿就跑。

前脚刚走没多远,一枚航空炸弹就落了下来,炸塌了曾洪易的房子,从此以后,曾洪易就开始意志消沉起来,甚至在全军中散播起了悲观言论,他的眼睛里别说凶光,什么光也看不到了。

图 | 粟裕将军

红七军团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于8月7号正式展开对福州的进攻,但福州守敌实力强横,只凭借坚固工事进行防守,并频繁派出飞机骚扰,就让红军寸步难行。

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只占领了外围的一些工事据点,效率低下,而且人员伤亡严重,最要命的是,敌军的援兵已经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为了避免进一步扩大损失,寻淮洲只能下令:

先暂时将红七军团撤向福州以北进行休整,然后向闽江转移。

但国军却并不愿意放弃,通过飞机在高空侦察到红军动向后,国军第87师星夜兼程赶来,在桃源地区围堵红军,双方形成武力对峙。

图 | 寻淮洲烈士雕像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援军赶到,红七军团只能被迫杀出一条血路,以伤换伤,撤出战斗,虽然这一战,红军杀敌不少,也缴获了很多武器装备,但自身付出的代价也很惨重,师团一级的高级干部伤亡甚多。

此战之后,中央代表曾洪易被吓破了胆,多次致电党中央:希望能派人过来接替他的职务,并将他召回。遭到了中央和军委首长的严厉批评。

没想到曾洪易却因此心怀恨意,不久后就趁夜当了逃兵,变节投降了蒋介石反动派。

图 | 蒋介石骑马照

一开始,红七军团以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进入福建时,声势浩大,但行动却非常隐秘,国军搞不清楚红军到底有多少人,所以表现得非常忌惮。

福州一战,红七军团的底子全部暴露在国军面前,马上就展开了疯狂的围追堵截,企图全歼红七军团。

后来桃源战斗结束后,红七军团损兵折将,被迫向闽江以东继续转移后撤

却又赶上了8月份的炎炎夏季,酷暑难当,中暑晕倒的伤病员越来越多。一个伤员要由四名战士轮流抬着走,行军速度之缓慢可想而知。

图 | 抗日先遣队行动路线图

所以,为了找到一处适合安置伤员的稳定大后方,也为了彻底打通宁德和连江等游击区相互之间的联系,让红七军团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因此,粟裕就只能带领一个师的部队,在8月13号深夜兵出奇招,攻打罗源县城,因为接连遭遇了福州和桃源两场败仗,所以粟裕此次行事非常谨慎。

直接采用了前期周密侦查,然后趁敌不备,以奇袭的方式突然进攻。结果我军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就换取了解放罗源县城的特大胜利。

仅花费短短2个小时就结束战斗,全歼守敌,缴获到3万大洋、300多支步枪,2挺重型机关枪和大量的子弹及军需物品不计其数。

图 | 粟裕大将

紧接着,粟裕又乘胜追击一连打了好几个小胜仗,直接巩固和发展了包括宁德、连江和罗源在内的几个小型游击区。

而这也是粟裕自担任红七军团和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以来,首次在没有上级干扰的情况下,独立策划和组织领导战斗,大获全胜,士气大振。

图 | 粟裕指挥作战照片

没有一个人再支持政委乐少华

而这时,其实已经超过了军委下达“一个半月奔赴安徽皖南”的命令,既然已经严重失期,那就没必要召集赶路,所以粟裕就向军团长寻淮洲建议:

全军暂不前进,全军应利用现在已经连成一片的游击区进行短暂休整。

这一建议得到了寻淮洲的双手赞成,但政委乐少华却直接严词反对,并将这一情况上报了中央军委,结果果然遭到了军委首长的严厉驳斥:

命令先遣队必须回到北上抗日的预定路线上,不得有误,所以红七军团就不得不继续着浙皖边境进发。

图 | 寻淮洲和妻子合影

一路上战阵不断,打不完的掩护仗和遭遇仗,虽然也取得了几场局部战斗的胜利,但大体上却一直都在被动挨打,所以行军速度很慢,一天最多只能走上二三十里地。

9月17号,中央军委来电称:命令红七军团破坏抚江铁路及附近公路,未达成目的不得继续北进。

但到了第二天,却又朝令夕改:命令红七军团马上向遂安进近,攻占遂安城,建立稳定的革命根据地,与国军进行游击战斗。

红七军团刚抵达遂安境内的白马地区,马上就身陷囹圄,遭到了国军一个师,两大保安纵队,以及国军名将王耀武的重重包围。

图 | 王耀武

形势万分危急,为了避免红七军团遭受灭顶之灾,寻淮洲和粟裕主张率部突围,转战安徽和江西边区,但乐少华却依然执着下令:要严格遵照军委指示,攻打遂安。

寻淮州一向以大局为重,对乐少华总是多加忍让和尊重,但现在事关全军生死存亡,寻淮洲终于忍无可忍,直接怒目圆睁,拔出了手枪,静候乐少华的最终表态。

与此同时,其他干部和战士也悄悄拉起枪栓,子弹上膛,虎视眈眈的盯着乐少华,没有一个人支持他。

最终,乐少华在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叹了一口气说:我个人希望遵循军委的命令,但现在大家想要突围出击,我也不反对。

图 | 红七军团、抗日先遣队政委乐少华

全军终于统一了思想,为了生存,为了保护革命火种,红七军团全体官兵将士勠力同心,团结一致,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拼死突围,终于艰难的跳出了国军包围圈,顺利转战皖赣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