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黑网 > 杂谈 > 正文

​聂荣臻元帅有多厉害?战争三十年从未负伤,被称为福将

2023-12-09 17:30 来源:木黑网 点击:

聂荣臻元帅有多厉害?战争三十年从未负伤,被称为福将

巍巍中国,漫漫长河,国泰民安,自强不息,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程,从“乱世”到如今“盛世”中间的每一滴血泪都值得我们去敬畏。

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幸福,用他们的青春和一腔热血换来的今天的中国,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我们没有感受过那个时代的艰辛,但是却享受着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我们要永远铭记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奉献汗水乃至生命的前辈们。

历史书上寥寥几笔是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一生得来的,他们在黑暗中为中国寻找光明,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聂荣臻元帅就是其中一名奉献者,他的功勋卓著,建国后被授予元帅军衔,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聂荣臻也被称为“福将”,据他晚年自述,他打了一辈子的仗,戎马一生,但是却没受过一次伤,后来93岁的时候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地安然离世。

聂荣臻是最后一位与世长辞的共和国元帅,他以93岁的高龄让他横跨了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阶段,他看过腐朽惨败的中国,战火纷飞的中国以及走向繁荣稳定的中国,他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聂荣臻为祖国的事业立下了功不可没的汗马功劳,他的功绩将会永远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初心渐生

1899年12月29日,在四川省江津县吴滩场(后被划入重庆市)附近的石院子里,聂荣臻呱呱坠地。

因为家里早期还是比较富足,聂荣臻便在7岁进入私塾接受启蒙,于十一岁的时候正式进入学校读书。

家里的优越环境并没有让聂荣臻沉沦,与之相反,聂荣臻学习刻苦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17年夏天,聂荣臻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成功进入江津县中学学习。

少年的聂荣臻特别喜欢读书,博览群书,中西贯通。

聂荣臻自己会去翻看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去翻看当时陈独秀先生主办的进步杂志《新青年》,他从中了解了很多思想观念 ,思想也因此慢慢成熟,不再是一个只会埋头苦读的学生,而是变成了一个满腔热血,一心想要报效祖国的进步青年。

生活在积贫积弱的中国,慢慢地聂荣臻有了改变中国现状的想法,他在书中了解到了西方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摆脱了贫困弱小,因此“实业兴国”慢慢地在他的心中萌芽。

那个时候每每遇见国家大事,聂荣臻便感慨万分,经常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想法写进了自己的作业里,老师也经常夸奖他,说聂荣臻天资聪明,长大后一定会有大作为。

聂荣臻的爱国也绝非仅仅纸上谈兵,他积极加入了进步青年的队伍,立志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聂荣臻常常也加入游行队伍进行爱国斗争,进行游行集会、撒传单、贴标语、进行演说等活动。

五四运动时期,聂荣臻便因为进行爱国斗争的行为威胁到当时政府的专制而遭到了军警的抓捕。

迫于无奈,再加之自己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拯救四分五裂和破败不堪的中国,聂荣臻在1919年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道路,他立下雄心壮志,想为中国找到一条改变之路,改变旧中国的面貌,让中国变得富强起来。

1922年,聂荣臻在比利时就读于少洛瓦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并于192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聂荣臻又转学到了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1925年,聂荣臻与自己的同学回国。

在国外学习的五年,聂荣臻的所见所闻所学让他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思想从“实业兴国”转变到了信仰马克思主义,坚信社会革命能够救中国。聂荣臻变成了一名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一名勇敢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这5年的时间里,聂荣臻学到了很多西方先进文化知识,改变了他的思想,但是他想要救国的初心与使命没有任何改变。

戎马生涯

聂荣臻把自己的多半人生献给了人民,戎马一生。

但是与其他元帅不同的是,聂荣臻一生经历无数的战场,在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即使面对枪林弹雨,在敌人眼皮底下活动,面对这些危险的行动,聂荣臻仍然毫发无伤。

聂荣臻回国后被聘请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就职期间,聂荣臻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坚决反对蒋介石的统治,主张拆穿蒋介石的阴谋。

聂荣臻在这个职位上并没有待很久,他后来因为时政的影响和身份被免去了在黄埔军校的职务,随后被调任到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担任特派员

1927年,聂荣臻又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整顿军队,处理善后工作。

四一二事件中,蒋介石对共产党大肆打压,让共产党毫无喘息的机会。聂荣臻对蒋介石的做法深感气愤,他认识到武装斗争才能让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才能摆脱水深火热的生活。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聂荣臻便满腔热血地投入到了广州起义中。

聂荣臻在广州起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却因为我方人数少且装备差,敌军人数众多且军事武器齐全,广州起义还是失败了。

作为一名革命者,聂荣臻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命令的时候还是会遇见一些危险的状况,但是他都很幸运地化解了这些危险的处境。

1927年,聂荣臻接到上级的命令,前往香港开展地下工作。为了与其他地下党员取得联系,聂荣臻将自己的住址写在了一张小纸条上,将小纸条传递了出去。但是不幸的是,敌人在搜查广东省委的时候发现了这张小纸条,很快便对聂荣臻开展了抓捕。

上天总是眷顾着聂荣臻。当时敌军对聂荣臻开展抓捕的时候,聂荣臻恰好外出办事不在家。等到聂荣臻回到家的时候,聂荣臻发现自己雇佣的保姆在往楼下搬运自己的行李,因为了解保姆的品德,聂荣臻便察觉到不对劲。

作为一名地下工作者,聂荣臻有着很高的警觉性,当时的他便留了一个心思。谨慎的聂荣臻并没有开口询问保姆原因,后来保姆出于好心向聂荣臻递来了一个眼色。

聂荣臻很快明白了保姆的用意,便装作若无其事地离开了自己的住宅,因此与危险擦身而过,这也不仅仅是依靠上天的眷顾,更多的是聂荣臻心细谨慎,靠着自己的机敏逃过了这次抓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之爆发的还有聂荣臻的满腔热血,聂荣臻当时立志要将日本侵略者赶出我国的领土。

在这一年,作为一一五师副师长的聂荣臻带领一一五师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运筹帷幄,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我军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打破了日军战无不胜的传言。

在战斗的时候,一一五师抓住了时机,对日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阻断了日军撤退的道路。经过激烈的战斗,我军全部歼灭了被围困的日军,大获全胜。

在这场战役中,一一五师一共击毙了日军1000余人,缴获了一大批军事物资,这一次的胜利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大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的热情,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解放战争时期,聂荣臻依然带领军队勇敢冲锋陷阵,与此同时,聂荣臻还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1942年,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司令员曾经发布了一条特殊的《树叶训令》。训令是什么呢?训令就是当时军队政治部下达的命令,战士们都必须遵守。

《树叶训令》的内容,要求军队战士们不能采摘村庄附近的树叶。为什么不能采摘树叶呢?

原来1941年春,日军先后陆续出动了七万兵力,对我党的根据地进行了大扫荡,破坏了秋收,对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

再加上当时又发生了旱灾,致使冀中平原和整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赤地千里,边区军民收成锐减。

据村民讲述,秋收的粮食被日军毁得一干二净,天又不下雨,有些庄稼刚长出苗就干旱而死,当时的北岳区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不仅老百姓没有粮食吃,部队也缺乏粮食供给。

在这样的情况下,树叶成为了军民唯一能够饱腹的粮食。

树叶成为了救命稻草,可是村庄附近的树叶不能满足一千多人的需求。聂荣臻看着老百姓们吃树根树皮,小孩子们瘦骨嶙峋,便想到了自己的军队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树叶可能都被自己的军队抢先摘完了。

所以聂荣臻根据这个情况下达了《树叶训令》,要求军队不能采摘村庄附近的树叶,必须去距离村庄外十多里的地方采摘。即使没有采摘到树叶,饿肚子,都不能和老百姓抢树叶。

这个训令以布告的形式贴到了村庄里,老百姓们看见了纷纷自主来到根据地求见聂荣臻。老百姓们都认为在这个缺衣少食的时候,大家应该一起面对困难,军队也不容易,还得保卫家园,所以要求收回训令。聂荣臻热情地接待了老百姓们,但是训令并没有被收回,而且还得到了很好地贯彻落实。

另外,部队开始实行粮食节约计划,要求除了伤病员外每位战士都要节约粮食,并要积极加入到生产的大部队里。

在这个饥荒年代,八路军通过生产和节约的粮食来供给军粮,并将多余的粮食去接济老百姓。仅仅在1942年,各部队就节约出14万斤粮食,这些粮食都用来了接济老百姓。在军民同心的努力下,大家一起渡过了这段最困难的时期,军民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了。

解放战争期间,聂荣臻也指挥了多场战役,歼灭了数以万计的国民党军队。

1947年,聂荣臻运筹帷幄,带领军队冲锋陷阵,获得了清风店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华北战场的劣势。随后,聂荣臻又再次发起了石家庄战役,一鼓作气地攻取了石家庄。

在接下来的战役中,聂荣臻考虑到大局,并没有年轻气盛地要求指挥战斗,而是愿意担任战争的配角,配合上级的指示安排。在聂荣臻等人的努力下,三大战役结束了,整个解放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解放战争中,聂荣臻虽然没有指挥过太多大型战役,但他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前方战士征战沙场,自己在后方做好配角,聂荣臻扮演着一块砖头的角色,哪里有用哪里搬。

特别值得一说的就是解放北平,北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如果暴力解放将会引来千秋万代子孙的唾骂。聂荣臻一直主张和平解放北平,并在这上面贡献了不少心血,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55年,在授勋仪式上,毛主席授予聂荣臻元帅军衔。

这个军衔是对聂荣臻戎马一生、为我国解放事业立下赫赫功勋的认可,是对聂荣臻为解放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赞扬!

科研之旅

新中国成立了,但是国家依旧处于积贫积弱时期。这个时候聂荣臻想到了年少时的梦想,那就是科教救国,科技兴国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根据上级安排的工作,聂荣臻主动请缨主管科学技术的工作,就这样,聂荣臻踏上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征程。

在建国初期,一大批青年科学家明白国家的当务之急,便纷纷舍弃在国外的优越生活,响应国家的号召,怀揣着梦想返乡,希望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来建设这个还处于襁褓中的新中国。

可是,在那个年代,有些党内老干部还是有一些抵触心理,所以都来找聂荣臻反映情况。当时的聂荣臻了解了全部情况后,反复给这些老干部们做思想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聂荣臻保护了投身科学的青年的安全,让他们不会受到伤害,能够专心投入科技研发中。

新中国积贫积弱,在科学研发事业上更是家底薄弱,在涉及国防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领域的研究工作上更是一片空白。

1960年,中苏交恶,苏联撤走了在华担任核试验工作的专家,这让本来艰辛的工作更加雪上加霜。

当时军工厂的机器设备成就落后,又没有了专家们的指导引领,当时的境地寸步难行。这样的困难并没有打击到聂荣臻,反而激发了他的昂扬斗志。

聂荣臻曾说过:“人一定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国人锲而不舍地奋斗,用几十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新中国。那么我们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更加刻苦努力,把这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强国。我们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一定能克服困难,改变现状,达到我们预先设想的目标。”

怀着这样的雄心壮志,聂荣臻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投入了 “两弹”的研制。

当然在困难的条件下,“两弹”的研究并不顺利。

“东风二号”在科学工作者的废寝忘食下终于研发出来了,但是在发射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失败。

当时,“东风二号”升空不久后便坠落了,这次失败的发射让许多科学家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聂荣臻了解到情况后,明白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安慰科学工作者,重树他们的信心。

聂荣臻表示失败的经验才是最可贵的,这样才能越来越接近成功,失败乃成功之母。

随后第二天,聂荣臻就赶到了研发基地,对广大科学工作者进行鼓励,“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越是最困难的时候就意味着离成功越近了,所以不能垂头丧气,要更加努力加油。”

聂荣臻明白只有科技人才才能科技兴国,他也因此时刻关心着科学工作者,为他们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工作。

之后,科学工作者们也开始在聂荣臻的关怀下奋力拼搏。

1964年,“东风二号”在酒泉基地发射成功,后来进行的三次导弹实验也获得了成功。

在中国贫困的时代,科学技术匮乏,资源缺乏,聂荣臻带领着科学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靠着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了导弹和原子弹。

原子弹和导弹的研制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聂荣臻再次为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的心脏在睡梦中停止了心跳,我国最后一位元帅与世长辞。聂荣臻入党70年,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聂荣臻元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驰骋疆场几十年,从未负过伤,后来他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走向富强。

聂荣臻元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

“93岁,入党70年。自从加入共产党后就再也没脱离过党的岗位,为党和国家奋斗了终生。我坚信党的改革开放是正确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走向民主和富强。我作为一位老共产党员,真心地希望全党同志能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我们中国建立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聂元帅生前称自己为福将,但是这个福气他并没有独享。

纵观他的一生,聂荣臻元帅总是用自己的努力把幸福带给了老百姓们。临终前,聂荣臻元帅也希望中国人民能够独立自主,国家繁荣富强。

风雨百年,初心如磐。

聂荣臻元帅在近百年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一直追随着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

无论时局如何变化,聂荣臻元帅仍然初心不改,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着。他用自己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一幅伟大的篇章。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本期内容的朋友点赞评论关注支持一下吧,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