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黑网 > 杂谈 > 正文

​沉珂回归微博(关于沉珂或是莉莉周的一切)

2023-08-16 19:12 来源:木黑网 点击:

沉珂回归微博(关于沉珂或是莉莉周的一切)

文/孟醒

沉珂回归微博(关于沉珂或是莉莉周的一切)(1)

沉珂回来了,没错,就是那个你们口中的CK,本名陈珂的女孩。

一夜之间,互联网被有关她的一切刷屏了。

短短几个小时,转发、评论等等通通破十万。

和她一样沉寂多年的那一拨儿同龄的孩子们全都从沉寂中醒来了。因为那个本来早已谣传自杀死亡了的CK的出现,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祭奠、缅怀自己的青春。很多人的青春,都是看着她的故事和点滴成长起来的。

大家曾经或者现在都在纷纷给她下这样那样的定义:网红鼻祖、非主流鼻祖、一代人青春的缩影。

事实上,她不是任何人,她就是一个叫陈珂的87年的姑娘。自杀之前是长沙市一家药物公司的实习药剂师。

当年,她用这样的文字介绍自己:

我叫沉珂。

16岁。

我喜欢黑色。

留很长的指甲。

我是个很有前途的小孩。

我的烟瘾比一些成年男子的还要大。

我有很深的黑眼圈。

我认为要快乐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

当年的她,是非主流界的典范,是网络歌手和写手,是化着烟熏妆和哥特妆、号称自己是双性恋的女孩,有抑郁症和自残的倾向。用刀子把自己划得遍体鳞伤,用针管抽自己的血,在身体上打洞,吸毒,在脸上纹蝎子的图案。

沉珂回归微博(关于沉珂或是莉莉周的一切)(2)

2008年,网络传闻沉珂自杀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当时她的腿上、手上全部都是划痕,有嗑药、注射冰毒的痕迹,后来被家人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抢救治疗,她苏醒后拔掉了针管,拒绝治疗。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所以所有人都以为她死了。

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七年之后她回来了,那个经历过双性恋、自残、精神分裂、吸毒和自杀过的沉珂复活了。没有了脸上的纹身、戒掉了烟,有了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

在发的长微博末尾她这样写道:

Hi,如果你很久以前认识过我,

还记不记得我说过

总有一天

什么都会好起来的

给当年的少年,

给成年后的我们。

有人唏嘘感慨,有人祝福,有人羡慕,有人怀念自己的青春,有人嗤之以鼻,有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多少少年和她一样因为这样那样的童年经历、少年时代诸多情绪缺乏出口、对世界的惶恐与矛盾、无处安放的脆弱心灵……

一些年过去,太多人和事都会被锁在岁月的橱柜里,密封了起来。却在某天清晨看到了那个突然跳出来的完全不一样的沉珂,那个用着iphone,生活日常是秀恩爱、晒娃,有一个帅气的老公和一个可爱的女儿的沉珂。和身边的你我并无二致。

而我,属于那些年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在岩井俊二用镜头诠释的残酷青春中哭过的那一个。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影片中所表现的年轻男孩、女孩的生活状态其实并不是只有日本才有,全世界的青少年都会面对这样的成长过程。那些年,你读着春树的小说,不理会文学评论家和老前辈们把它批驳得如何体无完肤,依旧自顾自的流泪,感受属于少年心性的刻骨孤独。

无论是曾经密切关注着网络上有关沉珂的一切动态,试图在别人疯狂、血腥的青春里释放情绪的那个你,还是在残酷青春电影里找到共鸣的我,当面对七年后的沉珂,都会有时光破碎、时空交叠错乱的感觉。然而,一切并不意外。她原谅了曾经的自己,时光也原谅了她。

虽然她的青春不代表所有人的青春,但是所有人的青春却都有着大同小异的感受和问题:那时候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看清这个世界然后去爱它。所有少年都是如此窘迫和矛盾的姿态。无关于“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一定是要自我标榜或者引起别人的关注和侧目什么的,而是无法理解这个世界,无法顺从或者坦然接受生活抑或说是命运赋予自己的一切。不自觉间,所有的痛哭和矛盾都会无限被放大,放大。

马尔克斯说过:“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这种事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少年人对这样的话一定相当不能信服。可是如果你曾经看到过那些成年人迟钝的、麻木不仁的心灵的话,你会赞同。

抽烟。酗酒。泡吧。纹身。同性之间痴缠的爱。对周围的一切进行否定性评价、自始至终散不去的幻灭感。少年们不同程度的和沉珂一样试图搭建起自己“亚文化”色彩的圈子,试图让这个世界认清自己,自己认清这个世界。

而他们的言语、行为都曾经或者正在不同程度的遭到各种人、不仅是前辈的指责、担忧等等。记得鲁迅的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有这样一句话:“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先已错了。”这话、这情境放在任何时代依然适用。

当有人不屑的质问:

吸毒纹身滥交自杀,这样的人值得你们拿来怀念青春?你们的青春肮脏罪恶至此?

对于这样的言论,我想不必也反驳,也无法说服。如果这样的话是出于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我只能遗憾地说:沉珂成长了,而这个人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十六七岁的沉珂患有重度抑郁症,重度抑郁症是什么样一个概念?我想百分之八十的人并没有相关的理论常识。

不要去妄议一个人,因为你不是他,你永远不可能了解他经历了什么,他曾经如何和自己和这世界战斗过。网络上早前流行一个段子:活在当下这世界,你如果没得个抑郁症什么的,都不好意思。这当然是笑话,说说便过。但如果你真的认识并且了解一个患有抑郁症的人,你就没办法笑着轻松说出这样的话了。

话说回来,即便你我不是沉珂,没有面临父母离异等这样那样的痛苦和因此而生出的孤独与怅惘,我们的青春也面临着其他问题:为何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温暖、美好,为何大人要无休止的吵架,为什么刑讯逼供这样的新闻会成为日常,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爱得撕心裂肺可是那个人居然喜欢上了别的女孩……

那时候的我们不懂得如何与世界相处,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以为伤害自己或者毁灭自己就能让这个世界看到,让大人们看到,惩罚这个世界或者一些人。自暴自弃,或者自残、堕落,都是少年对抗这个世界的方式。

如果不经历这个过程,很难直接跨越到所谓成熟、理智的成年人的阶段。

沉珂回归微博(关于沉珂或是莉莉周的一切)(3)

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没有止境的。正因此,活永远比死难得多。把对命运的怨恨发泄给亲人,或者刻薄对待自己的日子慢慢会过去。

有两种青春,一种是沉珂式的堕落与自我伤害,还有另外一种激荡青春:也曾爬越峰岩,奔腾成一挂瀑布,那是醒世的呐喊,舍我其谁的担当。

年少时,谁不曾全心全力渴望温暖与美好,固执的夺取单一的绚烂与欢乐,抗拒枯萎与悲哀,抗拒任何丑陋、残缺的东西。虽然那样的抗争就像浅塘在暴风雨面前痛哭,但如果没有这一场痛哭,在若干年后你的人生大概不会变成今天的沉珂这样:像秋天的银杏林,不管经历过冬日风霜的打击或是夏季烈日的炙烤,不管在岁月中承受何等大枯大荣,最终能够在平静中成全和完成自己深邃的优美。

没有人可以也不应该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曾经的沉珂,指责类似的少年。哪怕自残、吸毒的行为在你看来不仅仅是离经叛道,简直是匪夷所思、十分可怖,哪怕你的青春里,从没有化过烟熏妆、没翘过课、没网恋过、没染过一次头发、没打过唇钉,你的青春未见得从少年时就迅速摸索到了和这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懂得了如何安放自己的惶恐、疑惑、焦虑。

喜欢过沉珂的人一点也不丢脸。像她那样能够诚恳面对过往、和过去的自己和解的人不是更值得尊重么?如果每个少年都不曾成为过彼得潘,从一开始就能以成人的方式稳稳妥妥的面对这世界,不发问、不闹、不哭,那样的世界想象下岂非很恐怖。

无论曾经以怎样的状态生活、存在过的少年,那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就像《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的莲见雄一一样,无论你是从偶像的歌声中,或是电影里,或是从沉珂这样的人身上找到过共鸣,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得到慰籍的少年最终谁也逃不掉,要独自面临残酷的现实和关于成长的命题。沉珂会陪伴你一段时间,但她也会成长成熟。她能够从容面对过去,不代表任何人都可以。

没有过去的你,就没有现在的你。并不是沉珂给了你一个理由去宽恕、去释怀曾经那个胡闹的看起来幼稚、好笑或者顶着非主流标签被人鄙夷的自己,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跟过去的自己和解,承认每一个不完美的过去,而不是用嫌弃和厌恶的态度来面对过去的自我。

曾经年少轻狂、颓废堕落也好,是乖巧的三好生也好,当你今天坐在写字楼里衣冠楚楚、坐在星巴克里一脸严肃的和人谈论着创客时,都不要去否定曾经那个因为一颗小石子咯到了脚就哭得像个傻逼,一边哭一边骂这操蛋世界的自己。

简媜曾经在一本书里说:经过破灭而恢复的朴素才是真的。过去已留在过去的世界,我一个人上路,渐渐走到现在的位置。没有欲求的爱,净化得不像人的世界,可这是真的。你要相信,我期待与你成就的爱,不是推你跌入深渊,不要看你遍体鳞伤……这段话多么符合当下这个情境。

我尊重和祝福这个叫沉珂的女孩子,是因为生从来都是比死更加艰难的事情,却也因这艰难而更加值得珍重。 无论你怎样堕落或者自我伤害、轻视自己的生命,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活着就意味着你的身上已经沾染着他人的感情、期望、关怀、惦念,脱身离去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能够勇敢担当起生之负荷与沉重,并且敢于坦诚无欺的面对过去是多么难的事。

岩井俊二的残酷青春电影也好,春树的书也好,沉珂的那些少年往事也好,他们都不过是在无意识层次上承担了表达少年人青春期否定情绪的作用,之所以让曾经的我们认可或者流泪,感受到疼痛、亢奋或者慰藉,都是因为其所唤起的关于青春隐秘的激奋与骚动力量,同成长的一代之间具有无可避免的的共鸣与呼应。

而用他人的标准解释我们的现实,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拘束、越来越孤独。所以,我们都该诚实面对自己。而不要在长大后,把任何问题和责任都归咎或推卸到别人身上。我会祝福脱胎换骨的沉珂,不管你们持怎样的态度。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

关于沉珂或是莉莉周的一切, 4.5 out of 5 based on 2 rat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