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黑网 > 杂谈 > 正文

​战斗机一般是几个人驾驶(双座战斗机飞行员分工)

2023-05-14 05:19 来源:木黑网 点击:

战斗机一般是几个人驾驶(双座战斗机飞行员分工)

首先,世界上不是没有三座战机、甚至四座战机(文中会提到)。一款战斗机的飞行员数量是根据这款战斗机所要执行的任务来设计的。理论上,战斗机的飞行员数量越少越好,原因有两点:第一,多一个飞行员的重量,战斗机就需要更大的推力、更大的油箱来保证航程和机动性能;第二,飞行员异常宝贵,被击落的时候就会多一份损失。所以现代战斗机都是朝着单座、甚至是未来的无人化方向发展。但实际上,战斗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单座到双座(多座)的过程,现在又正在经历从双座到单座的一个过程。简单分享一下这个过程。看完之后你就会发现,双座已经足够完成任务,三座或多座都不是趋势。

任务逐渐变得复杂,战斗机从单座到双座的过程

喷气时代早期的战斗机跟螺旋桨飞机相比,在攻击方式上并没有太大差别,仍旧是12.7毫米机炮...火箭弹...速度虽然快了不少,但仍旧是以近距离空中格斗的方式进行作战,这个时期的战斗机基本上都是单座类型。飞行员操纵杆上的按钮控制武器发射,一名飞行员来完成这些动作,完全可以胜任。直到导弹成为空战的主要方式。

▲F-86战斗机和它的劲敌米格-15战斗机

导弹的出现改变了战斗机的作战模式,随之而来的机载雷达,以及后续出现的航空电子系统,使得战斗机的操控不再是简单的“哒哒哒哒、哒哒哒哒”,飞行员不仅仅要完成战斗机的飞行操作,还要时刻关注雷达反馈,及时辨认目标特征;进入战斗之后,不断调整飞行姿态规避敌方攻击的同时,还要操作武器系统进行对空、对地攻击。在机载电子系统刚刚出现,自动化程度很低的上个世纪60年代,需要增加一个飞行员来分担这些任务,双座战机慢慢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

▲F-14“雄猫”战斗机后座上的领航员(雷达操作员)

F-14“雄猫”就是一个战斗机从单座发展成双座的典型,在很多专家和军迷的眼中,F-14“雄猫”就是为AIM-54“不死鸟”导弹而生的!体积巨大的“不死鸟”导弹射程远远超越“麻雀”,达到了惊人的190KM,是美国海军对抗前苏联饱和攻击的主要手段之一。

▲F-14“雄猫”战斗机的独门绝技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

然而“不死鸟”导弹必须要配合F-14上的AN/AWG-9雷达使用,这种单独由后座雷达操作员操作的雷达系统可以同时跟踪24个目标,飞行员可以选择用“不死鸟”导弹攻击其中的6个,同时F-14还装备了当时特有的数据链系统,可以将本机雷达所探测到的数据与其他F-14战机共享。与同时代的战斗机相比,早期F-14的雷达系统异常先进,同时操作也非常复杂,新增一名领航员便足以解决问题。而且随着电子系统自动化的提升,F-14改进到中后期,美军开始发现后座的领航员越来越“悠闲”...甚至曾经被飞行员调侃“后座放只猴子也能战斗”...双座都显得多余,何必三座?

▲F-14“雄猫”战斗机和AIM-54“不死鸟”导弹(只装备了F-14)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前苏联的截击机家族的米格-31,前苏联领土广阔,很多地方常年冰天雪地,想要靠地面雷达站完成全境覆盖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苏联的截击机就担负起了部分的空中预警任务,米格-31所装备的SBE-16相控阵雷达,同样也需要一名单独的雷达操作员来完成操作,后座的雷达操作员更像一名预警机调度员。同样随着电子系统自动化的提升,空中预警体系的完善,米格-31完全可以将自己雷达探测到的结果传输给专业预警机,由预警机完成目标分析之后,再将结果传回给米格-31的飞行员,进行下一步的拦截。系统化作战的今天,战斗机专职雷达操作员正在被逐步替代。还需要三座?

▲米格-31的双座设计,后座是一名雷达操作员兼预警机指挥官

另外一个导致战斗机从单座发展到双座的任务,是对地攻击!早期的战斗机,对地打击手段相对简单,机炮和火箭弹直瞄射击,一名飞行员就足以应付。但是当导弹和制导炸弹出现后,情况就变得不同了,战斗机开始具备对地扫描的能力,并且配置了多样化的对地打击手段,迫切需要一名武器操作官来分担飞行员的负担。事实也证明,两名飞行员分工合作能够更好的完成对地打击任务。前座的飞机驾驶员负责驾驶战机高速突防,机动规避敌方防空火力;后座的武器操作官则专心负责扫描、锁定目标,选择合适的弹药完成打击任务。一时间,重型双座战机成为对地打击的首选。但是一个武器操作官也就足够了,再多一位就是累赘。

▲苏-34战斗轰炸机的双座设计,具有双边操作功能,两位飞行员可以互换角色。

▲负责制空作战的单座苏-35战斗机(前)与对地攻击的双座苏-30(后)擦身而过

▲制空作战的单座F-15战斗机(左)与对地攻击的双座F-15(后),武器挂载的差异

除了任务需要以外,还有一种情况,也需要双座战机来完成,那便是教练机!双座教练机一般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战斗机飞行员完成高级教练机的训练之后,在开始单独驾驶之前,需要先适应一段时间,这时候就需要双座教练机了,坐在后座的飞行教官主要执行教导任务,并确保飞行安全,紧急时刻,教官可以在后座接管战机的操作权。

▲双座歼-10战机正在空中加油,后座的飞行教官将帮助新飞行员完成单飞前的各项训练

随着航电系统集成化的提升,多座开始向单座转变

航电系统的进步非常迅速,就像你手中的智能手机一样,日新月异。以往需要额外新增一名飞行员来完成的,雷达引导、武器操作等任务已经或正在逐渐被高度自动化的电子系统取代。F-35联合攻击机为多用途而生,但从来没有双座的计划,因为其座舱、航电系统已经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包括头盔显示器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先进技术,让一名飞行员完成多项任务成为可能。我们来看一个更加典型的减员例子:EA-18G取代EA-6B

▲曾经担任美军航母电子保护伞的EA-6B“徘徊者”拥有4位飞行员。

1966年在EA-6A的基础上研制的EA-6B电子干扰机,其主要任务是干扰敌方的雷达和通信系统,保护舰队。EA-6B的4名机组人员被安排在前后两个隔离的舱室中,两两一组,前座是1名驾驶员和1名领航员,后座是2名电子战专员,负责ALQ-99系统的操作,每名电子战员都能独立进行侦察和实施干扰。4名飞行员各司其职才能圆满完成任务。但是随着电子战系统的升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拥有4位飞行员的EA-6B开始逐渐被更加先进的EA-18G取代,并且在2018年12月全部退出现役。

▲取代EA-6B的EA-18G只有2位飞行员。注意它所挂载的电子战吊舱

在美国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EA-18G“咆哮者”,在新一代电子对抗设备的辅助下很好的接替了EA-6B的工作,同时得益于航空电子系统的自动化、集成化提升,EA-18G还具备了F/A-18E/F的全部武器系统和优异的机动性能,成为当今战斗力最强的电子干扰机!人员减少了,性能却提升了,减少才是趋势,3座战机没有市场。

第4代战斗机,全部都是单座设计

战斗机发展到第4代,功能越来越强大,但乘员越来越少,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服役的4代机当中,都没有发展双座型号的计划。未来甚至将会无人化。

▲F-22和歼-20都是单座战斗机

▲F-35和它的伙伴XQ-58A“女武神”无人战机

而美军也为全世界展示了一种可能,未来F-35将拥有指挥XQ-58A“女武神”无人战机的能力。有人驾驶的F-35,同时指挥数十架无人机作战,到时候可能会需要新增一位飞行员来完无人机群的操作。

历史上最奇葩的三座战斗机

历史上的确是有过三座战斗机(截击机)的,它就是图-128UT“大提琴手”的教练型,原本双座的图-128拆除了机载雷达,增加了一名飞行教官。这款由轰炸机转型而来的截击机很快被米格-31所取代。

▲图-128三座教练型(上)和图-128双座型(下),注意拆除的雷达位置

现代战斗机,所谓的现代之一就是加强战机的自动化。也就是说要尽量减少人员,而不是增加。部分有人驾驶的飞机的任务已经交给了无人机。早期的飞机有三人的,其中第二,三人更多负责侦查等等任务。这些现在都被先进的传感器和记载电脑取代。所以作为战斗机而言,两人都显得多余了。如果是对地攻击任务,两人也足够了,根本不需要第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