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黑网 > 杂谈 > 正文

​张学良(当时如果有一把枪,我会杀了他!他为何这么恨张作霖?)

2024-01-18 05:27 来源:木黑网 点击:

张学良(当时如果有一把枪,我会杀了他!他为何这么恨张作霖?)

1912年4月,东北的天气仍旧是春寒料峭!

从奉天到新民府的土路上,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走走停停,不时地挥舞着拳头,嘴里在嘟囔着什么,仿佛在咒骂谁一样!

没有人知晓此时的小男孩究竟在针对谁。

直到多年后一位老人再回忆起这一幕的时候,坦然地说道:

“当时恨透了我父亲,如果有一把枪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一枪!”

而这个恨透了父亲甚至想要将其枪杀的孩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张学良。

可是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儿子,在外人看来,他不仅深受父亲的器重,更是在张作霖死后从他手中接过了东北的大权。

那究竟是何事惹得这位“少帅”一度曾想下此狠手呢?

幼时生活困顿,多失父爱

1901年6月4日这一天,对于当时正在吉林剿匪的张作霖而言,真是一个不错的日子。

一方面是他剿匪有功,刚刚打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胜仗;另一方面则是他的发妻赵春桂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儿。

(图|年轻时期的张作霖)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面对着这两件喜事,迷信的张作霖便认为是这个孩子的降生为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为这个新生的“嫡长子”起了个小名叫“双喜”,而这个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张学良!

面对着小双喜的降生,彼时的赵春桂还想着,自己终于为张作霖生下了长子。如此一来,不是就能够牢牢地将张作霖拴在自己的身旁了吗?

可是,当时的张作霖孤身一人在吉林剿匪,常年过着刀头舔血的生活。对于张学良母子一家的照顾,也仅限于每隔两三个月差人送些钱回去。

年幼的张学良曾经问妈妈,爸爸为啥总也不回来看他们。母亲闻听此话虽然一脸的惆怅,但仍旧对他说道:

“你爸爸在外为朝廷当差,公务繁忙,所以不能够经常回来看望我们,他能够时不时的送些东西回来也就已经算不错了。”

但是随着张学良一天天地长大,他渐渐发现:他们这个家,在父亲眼里似乎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因为捎回家的钱物越来越少。

而没有父亲的照拂,家里的生计自然变得日益艰难。为此,母亲还专程去找过父亲一次,只是不知什么原因,连夜又气急败坏地跑了回来。

而正是在这之后,母亲的性情开始变得暴躁,对于父亲的怨言也开始多了起来。

从那以后,父亲好像更加不愿意回家来了。即便破天荒地回来一次,也是天黑才到家,鸡叫就走人,不仅不会多留,更不会与他们母子有过多的交流。

这让张学良对父亲的距离感越发的强烈了。

(图|张作霖和赵春桂)

不仅如此,张作霖抛下他们母子吃糠咽菜的同时,自己却在奉天过着钟鸣鼎食、妻妾成群的富贵生活。

正是这些恶行,才致使这对父子之间产生了难以弥补的裂缝。

可是,这些充其量只能表明二张的父子关系不好,但远远还达不到能够萌生出将亲生父亲枪杀的念头的地步!

那究竟是何种遭遇,才让张学良产生了即使是冒天下旨大不韪,也要“弑父”的念头呢?

两次寻父遭拒,致生枪杀念头

张学良12岁之前对于父亲的印象十分的模糊,但就是在这仅存的认知中充斥的还都是恐惧和怨恨。

一次,母子三人由于张作霖的长期冷落,断炊了。尽管赵春桂个性坚强,极不情愿向张作霖开口求助。

但是她却不忍心两个孩子跟着她食不果腹地过生活。于是,便让张学良前去奉天找张作霖要钱。

张学良听话地乖乖出发,然而到了奉天之后,却发现事情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他来到父亲办公的地方之后才发现这不仅是一个高门大院,而且院门口还有两个穿军装、背着枪的士兵在站岗。

(图|幼年张学良(剧照))

看着那寒气森森的刺刀和长枪,年幼的张学良不禁心里发怵。但是转过来一想,家里已经断炊了,如果这次空手而回,无论如何也无法交代啊!

于是,他便郑重其事地整了整破旧的衣服,昂首挺胸地向大门里走去。可还没等他走上台阶,那两个站岗的就眼睛一瞪,大声喝道:“干什么的?”

我来找我爸!

”张学良怯生生地说着,手还不由得摸了摸发抖的大腿。

(图|拿枪的士兵)

那两个站岗的一听,就露出了猥琐的笑容,随即说道:“

你看我像不像你爸爸?

张学良一听,感觉自己被戏耍了。于是神色严肃地说道:“

我真是来找我爸爸的,我爸爸叫张作霖!”

此话一出,那两个兵痞笑得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其中一个更是冲另一个说道:“

这是第几个来冒充儿子的了?”

一边说着,一边就举枪向张学良走来,大声说道:“

赶紧滚,你这个小叫花子!

(图|清晚期的小乞丐)

张学良本还想再辩驳几句,但是当兵的快步上前,用长枪前面的刺刀一下子就将他脑袋上的狗皮帽子给挑出去一丈多远。

此时,张学良彻底害怕了。他毫不怀疑地认为,如果自己继续留在这,恐怕真就成了这两个人的活靶子。

毕竟在这个年代,当兵的开枪打死个把人,压根儿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无奈,连张作霖面儿都没见着的张学良只得原路返回,一路上极度愤怒的他在心里将张作霖咒骂了几十遍方才稍稍解恨。

然而,断炊后的生活总是饥一顿饱一顿。为了使张学良姐弟能够吃饱饭,赵春桂更是将为数不多的饭食都留给了他们。

可时间一长,她自己的身体,却在这样的磋磨中渐渐不支,以致疾病缠身。

衣食无继,再加上缺医少药,赵春桂很快就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

眼看着母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张学良姐弟彻底慌了神。姐姐张冠英(首芳)让张学良再去奉天找张作霖,想让他回来看看母亲。

(图|张作霖长女张首芳)

听了张冠英的话,已经说不出话的赵春桂躺在床上含着泪冲张学良点了点头。

张学良听着来自姐姐和母亲的重托,虽然内心极不情愿,但是为了母亲的病能好,还是决定再去一次!

只是这一次,为了避免被站岗的当做小叫花子给赶走,张学良特意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同时,母亲还告诉他: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给张作霖站岗的都是小鬼。

为此,还让他还带上来一块银元,关键时刻给那些站岗把门的人。

四月的东北春寒料峭。早早就上路的张学良此刻被冻得小脸乌青,他坐在一辆拉粪车上,就这么摇摇晃晃地向着奉天城走去。

奉天城里,由于局势的缓和,此时的张作霖已经搬进了租赁来的荣厚公馆。

与上一次不同,此时的公馆的门口已经见不到凶神恶煞的“看门狗”!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身穿军装,腰挎盒子炮的军官在来回晃荡。

由于张学良衣着光鲜,“盒子炮”军官便看在那一块银元的面子上让张学良进入了荣厚的公馆。

(图|驳壳枪,俗称盒子炮)

刚进公馆大门,张学良就听到“啪”的一声,仿佛是瓷器碎裂的声音。张学良循声找去,正好在正堂外隔着玻璃看到了父亲。

堂内地上满是碎片,几个下属更是恭敬地站在一旁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张学良意识到此刻的父亲正在盛怒之中,他本不想触这个霉头!

但是想到母亲已经病入膏肓,一时间也顾不得许多了!于是清了清嗓子鼓起勇气对张作霖说道:

“爸,妈病了。病的不行了,你去看看她吧!

张作霖闻声把原本背着的身子慢慢地转了过来。看到张学良后,他的脸上立刻就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不由得大声喊道:

“你们能不能不来烦我啊?去吧,回家去吧!

(图|张作霖)

张学良见状再次说道:

“妈真的病重,你回去看看她吧!

但是此刻的张作霖根本听不进去,不禁大发雷霆,继续吼道:“

滚,都给我滚出去

!”

张学良听到张作霖如此急切的话语,便再也不愿意待在这里了,忿忿地扭头就走了。

跋山涉水地来到奉天,非但没有将父亲带回去看望母亲,反倒是被父亲给轰了出来!

想及此,张学良不禁越发地怨恨父亲。

一路上都在不停地诅咒父亲早死,更想着:如果自己有一把手枪,绝对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一枪。

愤怒的张学良并不知道,在他走后,冷静下来的张作霖开始因为他带来的消息而变得坐立不安。

手下见状,劝张作霖说:“

大帅,您还是抓紧时间回去看看吧!照此情形,嫂夫人恐不久于人世啊!”

张作霖一听立刻就急了,骑上马就往张学良母子居住的杏核店胡同奔去。

然而时隔多日,再见发妻时,赵春桂早已没有了往日风采,此刻正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张作霖见此情况,竟还略带生气地指责张学良姐弟:“

怎么这么严重?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见姐弟俩都不言语,他便走上前去,伸出手将赵春桂的被子往上提了提。同时对赵春桂说道:“

没事的!咱们现在就去城里,城里有好医生,一定能治好你!

此刻的赵春桂虽然盼来了张作霖对自己的关心,但她却已经说不出话了!

她眼含热泪,使尽全身的力气,伸出一只手指向了张学良姐弟,嘴唇翕动着似乎还想说些什么。

但是,话还未出口,挣扎着的手臂便已经无力地垂下,赵春桂就这么走了!

看着发妻的离世,强烈的愧疚感顿时猛烈地冲击着张作霖的内心,这个往日的“混不吝”似是想起了眼前这个已经离去的人曾经对自己的好,终于是悲从中来,不禁也放声恸哭!

可是张作霖的这一举动,并没有消解张学良姐弟对他的怨恨。相反,他们坚定地认为:母亲之所以会如此早逝,都是张作霖对他们不闻不问所造成的!

特别是张学良,在有过两次“寻父”失败的经历之后,张作霖此时所做的一切,对他来说,不过都是“猫哭老鼠”。

在那一刻,父子之间的隔阂、乃至于“仇恨”,仿佛万年寒冰,再也难有化解之日……

厚葬母亲,解开父子心结

由于赵春桂离开得过于突然,张作霖压根儿就没有料到,所以在筹备后事方面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而在其二姨太卢寿宣的操持下,尽管费尽周折,也只是勉强找到了一副柏木棺椁。

按照当时的情况,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样的寿材,其实已经算不错的了!

但是张作霖围着这具柏木棺看了两圈后,就连连摇头。这可让二姨太犯了愁,赵氏逝世的这么突然,葬礼又如此着急,这么短的时间去哪儿找称心如意的棺木呢?

但是张作霖却并不慌张。他知道新民有一个林姓大户,家里一直为林老爷子准备着一口楠木棺椁。

可是到了林家说明来意之后,林少爷面露难色。于是推搪说最近林老爷子也不大好,说不定哪一天就要用。

可是匪性不改的张作霖对于林家的婉拒却是全然不顾,霸道地表示:

只要今天用不上,他就先拉走。等到林老爷子走的那一天,他张作霖会带领一万人马来送行。

最终,赵氏还是安然地躺进了这具由张作霖强抢回来的楠木棺中!

但是知道这一切的张学良却认为,父亲之所以费尽周折也要用楠木棺材来盛殓自己的母亲,无非就是想拿已经去世的母亲来做文章,在人前搏一个好名声罢了。

尽管张学良对父亲的种种举措腹诽颇多,但张作霖对此却全然不知。

他只知道,一定要将发妻的这个丧礼办得盛大、隆重,仿佛只有如此,才能够稍解他内心中的愧悔和不安!

但此时张作霖的苦心已经无人能够明白。尽管葬礼当天,奉天地界上的头面人物看在张作霖的面子上悉数到场。可来的人越是多,地位越是显赫,张学良心中对于父亲的怨恨就愈加的强烈!

他与外婆和姐姐站在一旁,远远地盯着那个“装腔作势”的人站在灵前,用虚伪到极致的仁义去骗取在场所有人的信任,心中对于父亲的鄙夷更是到了极点。

但是张作霖此刻却无暇思考其他。他站得笔直、面色肃穆。双眼直视着远方,仿佛回忆

起了和妻子曾经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可此种模样,在赵春桂的母亲看来,不仅不像是在真心地追念亡妻,反倒更加显得冷酷薄凉。

于是,恼怒至极的老太太便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头撞到了张作霖身上,并且破口大骂:“

这下你称心如意了吧!没人碍你的眼了吧!我早知道,闺女跟了你,没个好!

老太太边说边哭,现场的其他人也都指指点点。而张作霖却铁青着一张脸,没吭声!

张学良和姐姐见此赶紧上前劝阻,毕竟这是母亲的葬礼。他们虽然年纪小,却也不愿意在如此多人的面前使母亲的葬礼演变成闹剧。

尽管张学良拉住了盛怒的外婆,但这却一点儿也不代表眼前“父亲”不应该受到来自妈妈亲人的唾弃和谴责。

相反,看到父亲能够在众人面前丢丑,年幼的张学良心里甚至还有一丝丝痛快,竟然升起了看父亲笑话的心思。

(图|张学良(剧照))

但自始至终,张作霖都木着一张脸,没有发作!

安葬完赵春桂,张作霖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墓地的门房住了一宿!虽然张学良很想知道父亲在那里究竟做了些什么,但是由于卫兵的看守,他只能在远处盯着那间小房子!

直到第二天傍晚,张作霖才满眼血丝、一脸沧桑地从里面走出来!

张学良远远看去,父亲瘦小的身材在夕阳中显得十分的渺小和落寞。脚步一深一浅,好像有一条腿瘸了似的。

目及此情此景,早已经尝尽了孤独滋味的张学良终于发觉此刻的父亲也是同样孤独,突然间心里面没来由的竟感觉不那么恨他了,甚至觉得曾经征战沙场的父亲在此刻居然还有些说不出的可怜。

(图|张作霖(剧照))

张作霖缓缓走到张学良面前,正了正脸色,眼光中罕见地显露出了一丝属于父亲的慈爱。他看着自己的儿子,先是用自己的大手在他的脑袋上使劲儿地摸了摸。

之后才将目光渐渐地转向了远处,良久,他一边揉着那条瘸腿一边对张学良慢慢说道:“六子,等我死后,就把我埋在这里!”

简单的言语中,竟然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戚!

原本张学良还以为,父亲到此不免又是对自己一顿训斥。本来还想气一气父亲的他,却不想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内心对于父亲的抗拒竟然瞬间失守。

他一直以为,父亲之所以总是呆在奉天而不愿意回家看他们,是对年老色衰的母亲和他们姐弟俩没有了感情,因此才对他们娘仨的生死不闻不问。

如今,他听到张作霖如此说,才明白。父亲还是在乎母亲的,毕竟愿意在死后再次回到母亲身边,父亲还是有点人情味儿的。

(图|张作霖与子女)

想及此,心下不禁已经悄悄地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父子俩长久以来的心结,在说完这句话后,也才算是真正的冰释前嫌!

结语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然而临终前他的最后一句话既不是分配自己的万贯家财,也不是安排东北的军政大事。

而是担心自己儿子的安全,他用尽全身力气给出了最后一句叮嘱:“

让小六子(即张学良)回来,不要让他坐火车回来。”

仅此一句话,足见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殷关切和深深不舍。

(图|皇姑屯张作霖被炸现场)

而巧合的是,这一天正是张学良的27岁生日。张作霖绝对想不到,这短短的27年的父子情,会在这一天戛然而止,留给世人无限的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