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黑网 > 杂谈 > 正文

​一日一字:墨怎么读

2024-01-02 06:34 来源:木黑网 点击:

一日一字:墨怎么读


墨【墨】(mò)

“墨”,会意兼形声字,从土,黑亦声。

“黑”是黑色;“土”为泥土。“黑”“土”为“墨”意为墨的颜色是黑的,由土质原料制作而成。《说文•土部》:“墨,书墨也。”本义是写字绘画所用的黑色颜料,通常由松烟等原料制成。词语有墨迹、墨水、墨客、墨宝等。

相传,造墨鼻祖是西周时期的邢夷。有一次,他在小溪旁洗手,偶然发现水中漂着一块木炭,随手捞起,发现手被染黑了。他由此受到启发,把木炭捣成灰,加以米汤,搅拌晒干后搓成圆饼状,就成了最早的墨。《述古书法纂》记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其实原始的墨可以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而真正意义上的墨则是在战国楚墓中发现的。

随着时代发展,制墨工艺也在不断进步。周朝至秦朝,主要以天然石炭为原料;汉朝起在墨中加入松脂;西晋开始在墨中掺入胶,至此制墨工艺日臻完善。南朝制墨高手奚超迁居徽州,以黄山松烟为原料,制造的墨因“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而著称,成为中国第一好墨。徽墨与湖州毛笔(湖笔)、宣州画纸(宣纸)、端州砚台(端砚)并称“文房四宝”。

墨的颜色是黑的,“墨”引申为黑色。《广雅•释器》:“墨,黑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墨以葬文公。”文武大臣身着黑衣参加文公的葬礼。古代礼制,办丧事穿白色丧服,但在战争期间或有其他重大事件时,则以黑色代替。

“墨”又可引申为黑暗的、反面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近朱砂容易变红,靠近墨容易变黑。比喻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变化有很大影响: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黑色在所有颜色中最深最暗,阴郁不祥,古代刑法中的“墨刑”(秦汉时称“黥刑”),为五刑之一,即以刺刻面额,染成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是带有侮辱性质的惩罚。污浊的东西往往也是黑色或深色的,故“墨”又引申为贪污、不廉洁。“贪墨”指贪污;“墨臣”指贪赃枉法的臣子;“墨吏”指贪官污吏。《明史•海瑞传》:“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属下官吏害怕海瑞的威严,贪官多数主动辞职。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墨被文人视为笔耕生活的珍贵伴侣,墨被称为千金不换的“乌玉”。南唐后主李煜赏识造墨专家奚廷珪,赐奚氏父子国姓“李”,一时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美谈;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得到半块奚廷珪制作的墨,便用锦囊珍藏,随身携带,奉若珍宝;苏轼爱墨如命,“蓄墨数百铤”,不时取出赏鉴把玩。他和造墨名家潘谷结为挚友,将这位“墨中神品”的制作巨匠称为“墨仙”。“墨花飞絮露;笔阵起雄风。”墨是文人才华的象征,文人又称“墨客”。一个人有学问,人们说他“肚子里有墨水”,如果文化水平低就取笑他“胸无点墨”。《清署笔谈》说:“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然恐酝酿陈宿,出之无光泽。”文才是文人立命安身的资本,文人肚子里墨水少是定要遭人耻笑或嘲弄的。“墨”还有一个专指的意义——“墨家”,由战国时期的墨子开创,曾与孔子所创的儒家并称两大显学。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即人人相爱、不要战争。虽然墨子的主张不被统治者采纳,但他提出的“兼爱”、“非攻”思想在现代仍然有积极意义。墨子通兵法,善于防守城池,后来就把善守称为“墨守”,这就是“墨守成规”的由来,后用以形容因循守旧,缺少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