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黑网 > 杂谈 > 正文

​北京房山南窖村哪个景点最好玩

2023-10-30 11:17 来源:木黑网 点击:

北京房山南窖村哪个景点最好玩

房山南窖村位于房山区,地处北京西南,距市中心约40公里。这里群山环抱、沟壑纵横,自然景观优美古朴。村庄依山傍水,林木葱茏,古木参天;自然风光奇特多姿,人文景观古朴优美。古村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存古民居50余处,是房山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1].

1、明清古民居

村民多姓高,是明代房山最有名气的高氏。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古民居群依山而建,依水而居,集土木结构与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一处古民居群。古民居群由宅院组成,为三进院落式民居。其建筑布局独特新颖,是我国北方农村村落中独特的一个缩影。

1、明清古民居

2、明清四合院

明清四合院在南窖村随处可见,这里也是北京城里唯一保存完好的村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北京四合院建筑群——南窖明清四合院。该村古民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1年)前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四合院依山势而建,院落中有大小房屋30余座。整座村落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民居院落占地面积0.6万平方米,民居数量为680户(其中土坯房215户),现已有居民350户(其中土坯房145户),其中古建筑40余座(包括宅院),民居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房山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四合院建筑风格讲究中轴线对称分布,空间开阔,形成“五方四进”(即五个宅院在一条中轴线上,形成四合院空间关系)的格局,整体布局严谨稳重,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院落中房屋高低错落,层层叠叠,建筑风格清雅古朴;院落中有水井16眼、石桥1座、戏台1座等附属设施;院落外有道路8条、院落内有围墙1道,墙体均为砖砌,墙内墙体及房屋内外均饰有石雕或砖雕、木雕等传统艺术;其建筑风格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生活情趣;院落中中有厅堂一套(四合院厅3座、大厅1座),大厅为堂屋,小厅为附属设施。

2、明清四合院

3、石板路

南窖村是京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落之一,村中保存有数处古民居及一条300米长的石板路。石板路的建筑风格融合北方古建特点,采用多层叠压式结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建筑的原始风貌特点。石板路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岩石、河沟、岩石等地质资源,将原有的石板路改造成了现在的石板路。石板路一般长3-5米宽、高约1米,并经过铺砂打磨。石板路与普通公路不同之处是两段式铺设,第一段是用鹅卵石铺就的石板路,第二段是用石板铺成的石板路。石板路采用全石块铺筑而成,一般宽3-4米,厚度4-6厘米;另外也有用河沟淤积层加厚板铺砌而成,这种碎石路具有防滑的功能,是村民出行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一种交通工具。

3、石板路

4、石板路的历史意义。

在古代,人们的出行都是靠马车、骡车,马背、羊羔、牛车等交通工具,当时没有水泥路,都是用石头铺成小路,人们常说“三青路”,即青石、青瓦这三种材料是石头的最佳选择。因为石头密度大、不易碎、易于施工等优点,所以当时使用的大多是石头,而且这一地区交通不发达,人们出行只能依靠马和骡子,而骡子对石板路的耐受力远远不如石头,因此在当时只能使用石板和青砖铺设碎石路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上世纪90年代初道路上还随处可见“三青一白”(青砖、白缝)公路路面,这让人觉得很是稀奇甚至无法想象,更难以想象得到在如此偏僻落后的地方居然还有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南窖村石板路,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这条石板路是南窖村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古民居之一,同时也是北京地区现存年代较久、保存较为完整和特殊造型特点较突出的古村落典型代表。

4、石板路的历史意义。